最高法: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

国外买球赛的网站

1、“国外买球赛的网站”微信朋友圈裂变受阻部分企业获客面临灭顶之灾?

2、“国外买球赛的网站”戴森电动汽车长这样?专利图正式曝光

3、“国外买球赛的网站”对话纽约联储主席: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美联储加息决策

  中新网4月22日电 在22日上午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表示,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落实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打击侵权,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民法院通过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激励创新创造,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严格保护,依法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人民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确保权利人得到足额充分赔偿。2023年,全国法院在319件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117%,判赔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8起案件中适用了惩罚性赔偿,切实体现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促进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大力保护科技创新的司法导向。

  二是坚持依法适用,严厉打击恶意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对恶意侵权、严重侵权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比如,“盼盼”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人民法院对恶意攀附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注册商标的行为依法适用4倍惩罚性赔偿,全案判决赔偿1亿元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5万元,有力打击了恶意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是坚持总结经验,推动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知识产权赔偿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人民法院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实现裁判标准和裁判结果的平衡与协调。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性案例,明确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条件,细化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法,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编辑:曹淼欣】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