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中国网购:产品质量仍是最大痛点
作者:洋歌 发布时间:2014-09-18 09:14:28 来源:中国IT研究中心 我要评论CNIT-Research日前公布《2014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和网购规模正在高速增长,消费者对于线上消费的依赖性也在与日俱增。消费者们线上购物的设备也日趋多样化,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使用频率仍旧最高,但手机和平板引领的移动购物方式也增势强劲。另外,线上线下的整合趋势也愈加明显,线上线下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报告还对我国目前的网购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方便、快捷。网购商品在挑选、下单、交易等环节上通过网络进行,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轻松进行“一站式”购物,大大节省了时间、物力、人力。
2、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网购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全球市场,打破了市场的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大大扩展了市场交易机会。中小企业可以像大企业一样,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共同在网上竞争,创造更多的网上就业机会和盈利市场。
3、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网购的最大优势是在于建立网络基础之上的交互性,商家在网上提供商铺和产品的详细信息、图片展示、订单追踪、用户评价等内容,使客户能够获得详细信息,了解反馈信息,提升服务质量。
劣势(Weakness)
1、假冒伪劣困扰。网购商品需谨慎,很多商家打着正品商品的旗号,但却卖着仿货或者假货,由此引发的网购纠纷不是个案现象。目前我国网购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尽管消费者拥有向相关主导部门、网站、商品服务商投诉的渠道,但实际中想维权却困难重重。
2、安全问题。交易安全一直是制约网购发展的关键因素,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信用卡信息安全,数据传输的安全等问题对电子商务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3、售后保障。网购商品尤其是大的家用电器在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使用故障时,消费者换货或者维修往往很麻烦,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甚至会出现只售出不保修的情况。
机会(Opportunity)
1、政策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网购的商品,消费者不想要了,“后悔”还来得及。从今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意味着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将从电商的自律行为上升至法律层面。
2、网购电商之间的竞争除重视价格战外,更重视服务的质量和配送环节,使消费者更认同网购的方式,增加购买意愿。
3、网络消费应用的广泛化和智能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支付、比价软件等各种网购人性化应用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网络购物需求。
威胁(Threats)
1、安全问题。网购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消费者的大问题,随着网购市场的扩大也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一些网民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遭遇假冒伪劣商品,有的会因差评而饱受对方威胁或骚扰。
2、隐私问题。网络购物下单时要写买家的真实姓名,住址,电话等详细信息,这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的外露,使不法分子获益。同时,一些电商网站有监测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向消费者经常性的发布商品信息,引起消费者反感。
3、政策法规问题。虽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于网购的法律法规一直在完善中,但我国法律监管任然有很多真空地带,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文/洋歌)
郑重声明:中国IT研究中心网站刊登/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中国IT研究中心不负责其真实性 。
【更多独家新闻请关注中国IT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搜:CNIT观察】
CopyRight 2017 CNIT-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备160383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