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音乐广告和增值服务仍是主流
作者:星武 发布时间:2014-09-23 09:08:25 来源:中国IT研究中心 我要评论CNIT-Research日前发布《2014年Q2中国手机音乐APP市场报告》,对音乐手机APP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手机音乐APP产业链结构主要由手机音乐APP企业整合上游内容供应商资源,向用户提供音乐服务,收取增值服务费,另外通过页面广告推动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

图:音乐手机APP产业链分析
音乐内容供应商:作为手机音乐APP产业链的上游,提供着最为核心的歌曲、音频内容资源。在手机音乐产业链中,音乐供应商主要以唱片公司为主导,如天娱传媒、滚石、香港英皇娱乐等,主要负责筹备资金、签约优秀音乐制作人、歌手,进行唱片概念规划和发行,通过直接销售、合作分成等方式与音乐内容运营商和音乐商店达成合作,从而获取收益。
音乐运营商:以购买上游内容供应商的正版产品,向用户和机构提供服务为主。在手机音乐APP领域,包括酷狗音乐、天天动听等各大手机音乐APP,每年在正版音乐引进方面往往要斥资数千万元。为了降低购买正版音乐版权的成本,同时亟待以个性化形式来扩充内容资源,往往会与一些知名音乐人合作,录制节目,或者采用购买第三方内容制作商的形式等。如网易云音乐特意设定了DJ节目,通过与歌手的对话加歌曲的形式呈现。此外还有考拉FM这类创新型电台类手机音乐APP,其大多数产品都是自己录制而成,由音乐、新闻、段子等形式组成。主要以向用户提供音乐增值服务和收取广告费用获利。
音乐商店:作为手机音乐服务商、音乐内容供应商与用户之间达成交易的中间环节。在手机音乐产业链中,手机音乐服务商和内容供应商往往还会将版权产品通过音乐商店的形式,对用户进行销售,从而获取收益。
从商业模式来看,现阶段手机音乐APP商业模式主要以传统的广告分成,提供增值服务收费为主。销售音乐耳机等周边硬件产品,进军线下实体店等创新商业模式也开始显露。
广告分成模式
手机音乐凭借着UGC歌单、海量音乐库、已经个性化功能、电台类节目吸引众多用户的关注,用户规模催生最初的广告分成模式,如多米音乐,广告分成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模式之一。内容服务商通过手机音乐用户免费音乐收听和歌曲下载,利用用户总数、收听音乐流量、用户点击量等数据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服务提供商与音乐内容提供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增值服务模式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成为手机音乐APP实现稳定长期收入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舒心的服务,换取用户定期付费。如QQ音乐,早在QQ空间便推出了绿钻服务,为用户提供自定义空间背景音乐,紧接着绿钻服务很好的延展到手机音乐方面,使得绿钻用户享有的服务更多,如今已经拥有大量的付费用户。
如今增值服务几乎成为所有手机音乐APP盈利模式之一,如用户规模较大的百度音乐、多米音乐、酷狗音乐等,费用每月在10-20元之间,为用户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则大同小异。酷狗音乐提供无限量超大云音乐空间;虾米音乐提供手机端高品质音乐无限量下载,电脑端高品质MP3下载;多米音乐则为会员用户提供演唱会抢票、等级升级加速、屏蔽广告、一键离线歌单、超高品质无限下载等服务。
各手机音乐APP VIP会员收费对比如下:
图:主流手机音乐APP会员收费价格
拓展音乐相关硬件产品
耳机、播放器等音乐周边硬件产品正在成为手机音乐衍生商业模式。
2014年1月15日,首批百度无线音乐盒对外销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音乐通过无线网络将音乐推送到无线音乐盒上播放。百度无线音乐盒与百度音乐百万级正版高品质音乐曲库相关联,用户可以让大容量高音质的音乐通过百度无线音乐盒无线推送到音箱上播放。且百度无线音乐盒支持多款主流手机音乐APP,如百度音乐、多米音乐、天天动听等。
2014年3月18日,天天动听对外开售业内首款智能耳机产品T1,随后6月12日推出T1E,T1-E作为T1耳机的增强款,针对喜爱流行、摇滚、大编制乐队音乐进行了优化,全方位提升用户的体验。
2014年6月24日,多米音乐发布专为女士定制的时尚耳机——多米晶饰。多米晶饰不仅外观时尚、靓丽,多米音乐还特意为其推出音乐附带服务,佩戴多米晶饰的用户将享受多米音乐专属的个性化歌单推荐及演唱会抢票活动等专属内容。
进军线下实体店
成立线下实体店有望成为手机音乐APP今后新商业模式环节之一。2014年5月26日,主打K歌的手机音乐APP“唱吧”宣布即将进军线下KTV领域。将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建立旗下KTV品牌,以此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唱吧的模式,有这样的场景描述,有人在KTV唱,有人在唱吧听,有人在唱吧送一瓶啤酒,KTV里就会给歌者一瓶啤酒,做到垂直O2O模式。
CNIT-Research预计,今后涉及音乐周边硬件产品的手机音乐企业也可能会在线下设立一些旗舰店、产品体验馆。通过线下的参与互动,来实现上线的产品销售,同时提升品牌影响。(文/星武)
郑重声明:中国IT研究中心网站刊登/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中国IT研究中心不负责其真实性 。
【更多独家新闻请关注中国IT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搜:CNIT观察】
CopyRight 2017 CNIT-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备16038303号-2